
7月26日傍晚,湘西州龍山縣三塘村燈火初上。湖南機電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院“湘遇青春”社會實踐服務隊的隊員們,帶著一疊疊便民服務卡,與學院駐村工作隊老師并肩走在村道上。他們挨家挨戶,將一張張寄托著“服務到家門口”承諾的卡片,張貼在村民家門顯眼處。

張貼完便民服務卡后與村民合影
卡片上用黑體字清晰印著駐村工作隊三位老師的姓名、聯(lián)系電話,并詳細列出政策咨詢、生產(chǎn)幫扶、生活求助等八大服務事項。這張卡,就是村民家中玉米遇病蟲害、老人不懂養(yǎng)老金領取、家電需要維修時的“指南針”,確保訴求有處說、難題有人管。

細心張貼便民服務卡
張貼時,隊員們格外細心。他們先用抹布擦凈門框灰塵,再用膠帶將卡片四角牢牢粘好。張貼便民卡后,隊員們與村民圍坐拉家常:“稻谷收成好嗎?”“孩子在學校適應不?”溫情話語悄然拉近心與心的距離。

志愿者耐心解釋便民卡的作用
而這小小的卡片,當晚就發(fā)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。服務隊剛結(jié)束走訪,孟隊長的手機就響了。電話那頭,村民向爺爺聲音急切的說道:“孟隊長嗎?我是老向!我聽人說駐村干部能幫忙賣黃桃?我家種了些,自己不懂門道啊!之前寫號碼的紙條弄丟了,剛看到墻上的卡,就試著打過來了!”孟隊長立刻記錄下黃桃產(chǎn)量,承諾盡快聯(lián)系銷路。
向爺爺?shù)睦Ь吃谌链搴芷毡椤TS多老人用著功能簡單的老人機,聯(lián)系方式記在易丟失、字跡模糊的小紙條上。不少村民因此怕麻煩、怕說不清,遇到電器小故障、政策咨詢、農(nóng)產(chǎn)品銷售等需求,干脆選擇擱置,讓小困難成了“老大難”。這張貼在顯眼處的便民卡,印著清晰姓名、電話和照片,如同開通了一條直達幫扶力量的“熱線”,精準解決了信息不暢的“最后一米”難題。
如今,這張小小的便民服務卡,已在三塘村百余戶人家門口靜靜“站崗”。它印著電話號碼,更印著高校幫扶的責任,串聯(lián)起學子與鄉(xiāng)土的深情。當村民的難題能第一時間撥通求助電話,當大學生們在實踐中體味奉獻的快樂,這個夏天的三塘村,正因這場青春的奔赴,生長出更多溫暖的希望。
(文 金哲麗 廖堅)
官方微信
官方手機站
碼上接單接訴即辦
聯(lián)系電話:0731-84099000
地址:長沙市開福區(qū)萬家麗北路一段359號
Copyright ? 2016 湖南機電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院版權(quán)所有